繁體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 > 颈椎 > 详细内容
突发性面神经麻痹
发布时间:2013/2/27  阅读次数:6352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突发性面神经麻痹应用治脊疗法的作用机制

       突发性面神经麻痹(以下简称面瘫)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,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,又称贝尔(Beu)麻痹。病因至今未明,目前有病毒感染学说、免疫缺陷学说,而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血管痉挛学说。

       我研究所经临床研究,观察一组早上起床发现面瘫的患者,检诊多有头颈活动部分受限(伸屈、侧屈、转颈)。C1,2、3横突/棘突偏歪,尤以C1横突前移(对侧后旋)多见,患侧C1横突和茎乳孔处明显压痛。

       此组患者多有不良睡姿,或枕头高低不合适,或因颈肩部感受风寒,引起部分肌肉收缩,引发失稳颈椎错位。C1—3错位时,将损伤局部软组织,造成茎乳孔至C1/2之间的无菌性炎症,再伤及颈上交感节,可引发其支配的相关器官缺血(小动脉痉挛)。

       因此,本症发病早期(5天内),及早用正骨推拿法纠正C1—3椎关节错位,选用红光、激光、超短波或超声波治疗茎乳孔(乳突后侧)附近压痛区,消除颈椎错位对椎旁软组织和颈上交感节的损害,加速骨性管内的无菌性炎症的吸收,将使面神经麻痹迅速康复。

       若上段颈椎错位未及时复正,椎动脉和颈上交感节的受损害未及早消除,发展成椎—基底动脉缺血,造成桥脑面神经核循环障碍,或交感神经的鼓室丛受损而致迷路小动脉痉挛,将发展成中枢性面神经麻痹,使病情加重。

       当病症迁延到面神经发生变性时(肌电图检查证明),康复治疗需加强麻痹的面神经区,选用针灸、埋药(针刺贴药对晚期患者疗效较佳)、电刺激、面肌功能训练和手法点穴按摩等疗法,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摘自龙层花《脊柱病因治疗学》)
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1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蜀ICP备19041946号-1